目前,中央、全国、乃至世界都在关注着东北,这个有近百年工业机器制造业传统、当年曾是新中国工业制造业脊梁的地区正面临着煤、铁、石油资源枯竭-贫乏、农业竞争乏力、
骨干企业老化、公有制主导、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下滑、失业率高的困境;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的战略,为重振东北鼓起了东风;东北各级政府、企业、人民充满信心与决心,为振兴东北而奋斗。
以下笔者试对东北目前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振兴东北提出建议,供有关领导、企业参考。
一、 东北目前的状况
1 地理交汇优势:一面与内地相连、一面向海,周临俄日韩朝四国。
2 文化优势:日文化、俄文化、韩朝文化优势远胜于中国其他地区。
3 人才优势:众多的高校、研究所、众多的军工、重工业积聚着大批人才。
4 资源优势:有漫长的沿海、海洋资源,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丰富的森林、生物资源,一定的石油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 ( 许多也许还未探明 )。
5 工业优势:是我国军事装备的重要研发制造基地,有石化、冶金、重型设备制造、汽车制造、轮船制造的优势,电子信息基础雄厚,新型建材、医药、医疗器材、等产业也在兴起,
国家目前给予政策扶持,强大的宣传造势,将会吸引大量的投资。
6 劣势所在:本地区煤、铁、石油资源面临枯竭-贫乏, 家电轻工制造业远落后于珠江三角洲,信息产业远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农业粮食产品在品质和价格上远落后于进口粮食产品,
企业以公有制为主并大量设备老化、人员素质落后、许多公司企业将会被兼并或破产、下岗退休人员众多,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负担沉重, 第三产业落后,
等等。
二、 对“重振东北” 的建议
1 国家的责任:不但给予政策扶持,强大的宣传造势,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重点项目布局指导:
A 对一些重点骨干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或进行现代化的重组改造,使其成为当地、乃至国家的骨干企业。 如对汽车制造业、轮船制造业给予研发方面的重点支持;
对落后的钢铁工业给予现代化的重组改造,注入资金、精选人员、生产技术改造,使其能够顺利地转产,为东北、乃至全国的汽车、轮船业、设备制造业、建筑业提供优质的钢铁、铝合金材料;对设备制造业给予研发、
改造方面的重点支持,使东北再次成为中国设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B 给予东北一定的社会福利-保障基金、以支持企业顺利地进行兼并重组、人员择优录用,
这样才能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迅速完成重点骨干企业重组改造,带动系列配套企业的建立和完善,大量吸引内外资金,实现重振东北的目标。同时,也表达了中央政府代表全国人民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广大工人群众当年拼搏奉献的回报。
C 国家发展委对东北的发展规划给予重点项目布局,并建议当地政府实行配套布局,并吸引内外资企业配套布局。这样可以在大发展之初进行合理的资源、资金配备,减少浪费,
减少东三省内部无序竞争带来的巨大的浪费。珠江、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已可以提供许多经验教训。
2 东三省省市的责任:在服从中央的重点项目布局指导的前提下,发展配套产业、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协调,互赢互利,共同发展。具体如下:
(1) 利用原有的工业优势,充份发展汽车制造、轮船制造、重型设备制造、军事装备研发制造、飞机制造、石化、冶金业;同时也对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医药、医疗器材等产业进行扶持和推动。 国家目前给予政策扶持,强大的宣传造势,将会吸引大量的投资。
A 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a 一汽在合资发展的同时,加速建立自己的关键部件研发中心,逐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一汽在大力发展轿车的同时,也应大力发展中、轻型卡货车,这是世界汽车业竞争的又一个焦点;一汽应在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情况下、
瞄准世界标准、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中、轻型卡货车,保注中国市场,争夺发展中国家市场。
b 东北钢铁、新材料、信息产业要围绕汽车产业开发出各种配套的原材料和配件,采取引进、合资、重组的方式,建立大型汽车配件企业,不但为一汽配套,也为国内外其他汽车企业配套。
c 由于东北的特殊的重工业基础,笔者坚信更多的跨国汽车制造巨头会到东北寻求合作伙伴、或落户东北;日本汽车制造业面临日元升值的巨大压力,也必然到中国来合资或独资生产,东北的地理位置和日文化优势理应是其首选地。
可以预见,东北汽车业将会有巨大的发展,各地政府应引导当地的再就业培训部门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工作。
B 继续发展石化工业:有战略性地利用本地的石油资源,充份利用俄国远东石油资源,积极开发、利用海上石油资源,做好铺设内陆或沿海输油管道相应的土地征用准备。在提高原有炼油,石化初级产品加工的效益的同时,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在求发展的同时,
加强环保;将废物排放重的企业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废物的集中处理、降低处理成本、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
C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a 利用东北自身优势、有重点地发展对日软硬件业。充份吸收印度软件业发展的经验 ( 印度英文普及,人力便宜,有亚洲人的聪明、吃苦精神,在硅谷有许多印度人办的企业,因此大量软件业务被分包回印度生产,使印度软件业迅速发展 ),
增加日文软件程序员的培训,增加在日本设置中国软硬件公司的分公司,承揽更多的日本企业的软硬件业务;大力宣传东北日文化优势,使更多的日本信息企业落户东北。东北可建立几个各有侧重的日本软件园,如:偏重于娱乐-文化方面的中-英-日文软件园建于长春电影制片厂附近,
偏重于冶金制造业-石化企业管理应用方面的中-英-日文软件园建于沈阳附近,偏重于农林畜牧、食品保健业方面的中-英-日文软件园建于哈尔滨;当然,在一些产业集中的制造业区,可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开发小区 ( 如:汽车、轮船、军工、生物、医药仪器等 ), 为产业服务,
为产品出口日本服务,为承接相应行业的日本软硬件业务服务。
b 避免与长三角信息产业区在大项目上的重复、过量建设。
D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工业
a 政府引导东北的制药企业整合,形成1-2个大型生物-医药企业,积聚人力、物力、财力、形成竞争力。目前世界制药业不断兼并重组,几个制药巨头已经出现。这种兼并重组不但是人力、物力、财力的重组,更是各企业的无数专利、
药品和不同市场的整合,使整合企业在专利使用、竞争性药品开发和市场开发方面节省许多开支,使整合企业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市场发展、新药研发和对新兴小制药业的兼并上。
b 目前东北制药业应继续加强中草药、中成药、保健品的开发、生产上;继续加强专利过期化学药品的试制、生产上;加强生物药品与诊断试剂盒的研发投入上;加强名牌药品的市场培育上。( 详细请阅笔者另文专述 )。
c 充份利用东北的机械制造、电子仪器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医疗器械、制药机械、电子医疗诊断治疗仪器。
E 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和建材产业
a 由于东北汽车、轮船、军工、重型设备制造业的兴旺,对各类冶金材料、合成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国家、地方应加速引进技术、改造、合资、重组原有企业,吸引外资企业来东北落户,为制造业提供充足的各类材料。
b 由于可预见的东北建设大发展,对各类建筑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各地方政府设定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最小规模,保证产品质量,建立行业标准,重点建设项目应定点 ( 生产达标-优质产品的企业 ) 采购,以保证建筑质量。
(2)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海洋养殖-渔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
a 充份利用东北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土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兼并整合、发展自己的品牌绿色食品,将产品推向全国、日本、和欧美。比如、抓住农业部将重点建设东北5个高油大豆优势产区的机会,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全国、
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高油大豆生产区,创立自己的品牌,开发系列深加工食品。
b 充份利用东北漫长的海岸线和强大的造船业,大力发展近海洋养殖业和近远海捕渔业。
c 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充份利用本地资源和海洋资源,发展各类精加工的绿色食品和海鲜食品,发展有东北特色的保健食品。形成1-2家大型食品企业,创出东北的品牌,将产品推向全国、日本、和欧美。
绿色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可以为东北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是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传统-稳定的产业。
(3) 面对资源枯竭、根据国家的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A 对于煤铁资源枯竭:可考虑修建运输管道、进口煤和矿石,或购进钢铁铝锭深加工,为东北大的汽车、轮船、飞机、军工、设备、建筑等行业提供优质材料。
B 对于石油资源贫乏:有战略性地利用本地的石油资源,等待中俄石油管道项目的确定,或准备铺设通海石油运输管道,利用进口石油,为石化企业提供原料。
(4) 大力开发旅游业,发展服务业。
A 建立东北精品旅游线 互联互惠经营,打造东北的全国品牌,东北亚品牌,和世界品牌,在使东北精品旅游线互联互惠经营、创造巨大旅游经济收益的同时,让世界更加了解东北,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B 建立东北各省市的精品旅游线,尽量避免重复人造旅游点的建设,充份发掘本地的旅游资源,与临省市的旅游景点形成互补,从而互惠、共同发展。
C 充份发掘日-韩-俄文化景观,吸引日、韩、俄游客,带动日、韩、俄游客的消费和投资。
D 政府增加对服务业培训的投入,对失业人员进行服务行业职业培训,通过考核,发给各级职业证书;政府制定各级服务企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以保障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5) 吸取其他省市的经验,进行城市的现代化改建。
A 对省会城市,尽量使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旅游服务的中心,对生产排污企业单位尽量迁出城市。沈阳铁西区的改造是个好的样板。
B 对有丰富旅游、历史文化景点的中小城市,参考苏州市的现代化改造,保留历史文化景点,迁出生产排污企业单位,建立新的城区和生产开发区。
C 对依赖资源而存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存在着大量的失业的体力劳动者,该城市应注重引进体力密集型企业,以使大量的失业体力劳动者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顺利地转向新的职业岗位。 比如:引进汽车配件生产企业、
建材生产企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失业男劳力;引进服装、鞋加工厂、玩具厂可以吸收大量的女工;等等。由于东北的日文化、韩文化优势,建立大量的合资或外资独资的服装、鞋加工厂、玩具厂的可能性极大,产品可大量出口;在中央、省市政府的宏观调控下,
可以建立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建材生产企,为本省、乃至全国企业配套服务;同时该城市大力发展其他各种服务业、花木-蔬菜种植业,为本市及周边城市服务。可以预见,几年后、资源枯竭型城市将顺利转型。
当然,对于地形有严重下陷的城市,可在周旁地基坚实的区域开僻新生产开发区,旧区失业者在新区就业后,将逐步增强购房能力,促使新区周边的房地产业兴起;这一方面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实现地陷旧城区居民、
在不给政府很多压力的情况下逐步转移,从根本上解决矿区地陷区居民的人身居住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指引下,在全国的支持下,只要东北各级政府、企业、人民充份利用东北原有的工农业、资源、人才、旅游、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振兴的东北将出现在中国。
(谨以此文献给养育我的母亲--中国!)
如果您有问题和意向,请与我们联系:
canewstar@gmail.com
canewstar@hotmail.com
|